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资源 > 三线建设对六盘水产生的影响

三线建设对六盘水产生的影响

2021年12月07日 10:18:09 访问量:32317

三线建设对六盘水产生的影响

三线建设催生了六盘水这座工业城市,使其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发展成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并有冶金、电力、建材、机械等配套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乡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商业服务、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及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都有了迅速发展,在经济转型的今天也继续推动着六盘水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进步。

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与经济的增长

组成六盘水的六枝、盘县、水城原是贵州的边远农业县,历史上由于远离中原王朝,处于国家地域的边缘地区,一直被视为“漳蛮之邦、化外之地”。大部分地区过去是一片荒山野岭,1964年没有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仅有几个为本地服务的小型粮油加工厂和小煤矿,工业产值1128万元,粮食产量4.7亿斤,63%的乡不通公路。而60年代开始的这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催生了六盘水这个城市的诞生并且开启了它的城市化进程,三线建设在这里植入了现代工业体系,加快了六盘水现代工业进程,使六盘水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加快了发展速度,扩大了工业规模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装备水平,促进了六盘水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了著名的以钢铁、煤炭为主导产业的新兴工业城镇。

中国近代工业城市的出现是与近代工业的兴起相依相伴的。早期的工业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西南、西北等地区的官办与民族工业,基本上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深入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大多集中于交通便利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在工业与城市布局上,不仅东西部、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就在内地每个省的省境内部,形成初步工业生产能力的城镇与边远民族地区之间也有着天壤之别。三线建设中,为了保证安全,中央要求内迁或新建的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于是,地处边远,有着崇山峻岭,地形地貌复杂的西南、西北地区,尤其是那些原先没有工业基础,但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深山沟,被选择作为建设基地。而六盘水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享有“西南煤海”的美称,被誉为“江南煤都”,据预测境内煤田垂直深2000米内总储量为768.73亿吨,截至1990年底,累计探明储量达166.62亿吨;炼焦用煤62.6%,为贵州全省炼焦用煤的886%。三线建设之前,该地区资源优势并未受到关注,1964年,为了满足三线建设能源需求,充分利用该地区煤炭资源优势,国家把建设六盘水矿区列为重点项目,主要任务是建设与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配套的大型煤炭基地。国家开发战略提出后,先后投资了26.67亿元,形成固定资产21.33亿元,对六盘水的煤炭、钢铁等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期间共有10多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走进这个深山中的城镇来支援建设。其中煤炭基地的建设成就尤其瞩目,1966年,我国从全国各地抽调了28个工程处,8个地勘大队进入六盘水地区,共调进基建人员63000人。这些外调的人员,加上贵州本省新招工人和生产人员,总计达10万人,其规模之大,上马之快,在我国煤炭建设史上可谓是空前的。而且在这一年,矿区建设进入了高潮,12处矿井建设开工,在建矿井总规模985万吨,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亿元,是计划数的190%,进尺70961米。创造了老鹰山立井月进尺105.5米、汪家寨斜井月进尺245米、大用平硐连续8个月平均月进尺250米的新全国纪录。到后来,矿井的规模越来越大,煤的开采量越来越多。1965年11月,邓小平视察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时还指出,六盘水煤矿基地建设很重要,改变了“北煤南运”的局面。1970年4月240,水城矿区从野马寨车站开出第一列煤车,驶往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标志着六盘水煤炭基地开始发挥与攀枝花的配套作用。到1972年底,已经开工建设和投产的矿井规模达到年生产煤1627万吨,建成洗煤厂3座,原煤入洗能力每年320万吨。当年生产原煤284.53万吨,洗精煤62.93万吨,掘井总进尺78600米,原煤总产量达569万吨,逐渐从纯粹的农业区成长为全省第三大工业区和全国三线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随着六盘水“三线”建设的逐步展开,六枝、水城、盘江三大矿务局相继建立,推动了境内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1978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初具规模,矿区总计完成投资14.6亿元,开工建设矿井23对,总设计生产能力1210万吨,交付生产矿井21对,年生产能力781万吨,建成选煤厂4座,年入洗能力470万吨,生产的原煤、洗精煤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能供应攀钢、昆钢及两广地区。至此,六盘水煤炭基地基本建成,成为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它地处云、贵、川三省腹地,连同攀钢、昆钢在内的川南、滇东和黔西组成西南的煤钢基地,是国家攀西--六盘水资源开发区,百里煤海、十里钢城,以丰富的煤焦、生铁、水泥支援着西南、中南和华南的部分重化工业,成为“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成为东部地区的后盾和支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一角度看,是“三线”规划孕育了今日的六盘水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乘着三线建设的东风,六盘水开始形成和崛起。

倘若说“三线”建设时期对六盘水煤炭基地的建设直接造就了今日的六盘水,那么同一时期境内电力、冶金、建材工业的迅猛发展则催生了六盘水市的形成,加速了其形成进程。1964年六盘水被列为“三线”建设重点项目后,境内以煤炭开发为龙头的电力、钢铁、建材等工业也逐步展开。1966年7月,在盘县召开六盘水工业综合规划会议,初步确定“三五”时期,六盘水地区各行业兴建27个项目,并统一规划了六盘水以煤炭为主,钢铁、电力、建材化工、交通运输、邮电等部门的“三五”建设蓝图。此后,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以煤炭开发为中心的涉及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工业的“三线”建设在六盘水境内全面铺开。其实在1966年1月,冶金部确定在水城县青杠林建设年生产生铁能力50万吨的水城钢铁厂。5月,水城钢铁厂正式破土动工,来自全国的建设单位高达20多个,建设人员3万多。另外,为满足六盘水煤炭基地、水城钢铁厂建设的电力及水泥供应,加快六盘水“三线”建设步伐,1966年国家又规划建设水城电厂和水城水泥厂等一批三线企业。通过“三线”建设,这种特殊的投资建设行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国家把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输往六盘水,昔日边远穷困的六盘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成为国家投资重点地区。为配合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需要,1968年8月,国家确定六枝、盘县、水城为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以煤炭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建设项目1200万吨的煤矿,50万吨的炼铁厂,35万千瓦的发电厂,70万吨的水泥厂,180公里连接矿区的铁路支线和公路、通讯线路和为工矿区服务的商业网点、市政建设等。1969年后,六盘水煤机厂、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水钢等一批大中型“三线”企业,按设计要求先后建成投产,带动了六盘水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给六盘水带来了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了更多的人口,据《六盘水大事记》载:1972年2月,水钢就将4400名非正式工人转为正式工人。电力工业已形成东联安顺、西接云南宣威,南送兴义的110千伏系统。199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7.72亿元,按此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5倍,工业产品:原煤1979万吨,增长1.7倍;洗精煤345万吨,增长85.3%;焦炭310万吨,增长3.4倍;发电量42.45亿千瓦时,增长7.8倍;水泥80万吨,增长1.2倍;生铁81.5万吨,增长2.2倍;钢56.5万吨,增长126.8倍;钢材40万吨,比1985年增长4.9倍。在电力、建材、钢铁产业体系的影响和带动下,六盘水地方经济实力大增,人口向工矿区集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加速六盘水市的形成进程。

从经济结构来看,曾经的六盘水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原因经济非常落后,经济结构单一,是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的地区甚至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境内没有一家现代工厂企业,人民穷困。据《六盘水四十年·1949—1988年》载:1949年,六盘水市的工农业总产值为683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477万元,占94.8%,工业产值354万元,仅占5.2%。一·五期间国家在六盘水没有安排工业项目,境内大中型现代化企业数量极少,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落后,以农业为主体的落后、单一的经济结构没得到多大改变,传统农业还是六盘水的主要产业。但从三线建设以来,工业产量、经济总量在数字上地迅速攀升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三线建设起步的1965年末,境内国民生产总值为11142万元(人均90.20元),工农业总产值11868万元之中,农业总产值9014万元,占75.95%,工业总产值2854万元,占24.05%,当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也仅占当年贵州省工业总产值的2.7%。1965—1978这14年中,国家在六盘水矿区煤炭基地投资高达14.66亿元,新增固定资产9.51亿元,累计开工矿井23对,设计能力年产1210万吨。1965年3月,水城发电厂开始筹建,1974年9月第一台5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水城钢铁厂1966年3月动工兴建,1970年1号高炉建成投产;水城水泥厂1966年筹建,1973年12月建成投产;同一时期,六枝、水城、盘江三大矿务局及六盘水煤矿机械厂等也先后建成投产。六盘水煤矿机械厂生产的CDXT-2.5矿用防爆特殊型电机车,1984年获国家优秀产品银质奖。水城水泥厂的乌蒙山牌普通525硅盐水泥从1982年起,连续三年获国家建材总局和贵州省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获得国家银质奖。水城钢铁厂的改质沥清,填补了我国冶金工业的一项空白,工业萘1983年获贵州省优质产品称号。国家统计局1991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的座次,按固定资产净值排序,水城钢铁公司列98位,水城矿务局列142位,盘江矿务局列150位,六枝矿务局列351位。按利税总额排序,水城钢铁公司列436位。乌蒙山水泥公司继1992年至1994年连续三年跻身国家行业百强后,1994年又名列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第55位,公司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和其他经济技术指标,均在全国建材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位居前列。六盘水市现已形成年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60万吨、钢材55万吨、电力装机100万千瓦、水泥120万吨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了一个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冶金、电力、水泥、机械制造为主体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六盘水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六盘水市志·大事志》载: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28202万元(人均157.47元),农业总产值15769万元,工业总产值19154万元。不难看出,经过十年的三线开发建设,国民生产总值较1965年增加了近2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过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92%,标志着六盘水自古以落后的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单一经济结构被彻底打破,现代工业开始成为六盘水的支柱产业。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国家的经济秩序恢复正常,六盘水三线企业开始加速发展,六盘水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工业总量不断提升,现代工业体系初具雏形。到1980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19962万元,主要工业品产量:铁矿石34.09万吨,生铁41.48万吨,原煤676万吨,焦炭81万吨,发电量66684千万小时、水泥52万吨,化肥18195吨,工业总产值则高到43049万元较1965年增加了17.2倍,远远超过农业总产值。上述一系列数据和排名表明,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六盘水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逐步成为一个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新兴工业城市,经济结构状更趋合理。三线建设者建设起了六盘水这座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使六盘水从封闭的农业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开放的工业城市,铸就了六盘水城市化进程的繁荣。

三线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线建设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导致了人口、资金、设备和科技的迅速集中,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六盘水地处贵昆铁路中区,东距贵阳249公里,西离昆明390公里。贵昆铁路和公路干线及正在修建的内昆、水柏铁路,将黔西北、黔西南、滇东北、川南连成一片,六盘水成为物资集散的经济中心。交通地理的位置,现代工业的兴起,是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和集中,在建成企业所在地和交通干线一批组团式、集群化的工业城镇,逐步形成和发展,呈现城乡兼容,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特点。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直辖市。现已形成以钟山区为中心,以六枝特区、盘县和水城县为支点的集群型工矿城市,并建立了红果、钟山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平寨市级经济开发区及双水开发区。1994年以来,六盘水市相继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安居工程试点城市”、“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实行与贵阳相同的内陆开放城市的有关政策,六枝特区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盘县红果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市32个建制镇和两个办事处,面积仅占全市的30%左右,却居住着全市47%的人口,拥有全市50%以上的工业产值。近年来,城市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水电路气基本配套,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市中心区建成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道路面积达117.1万平方米,建成日供水能力为3万吨的朝阳水厂及部分排污排洪工程,建成日处理能力为25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建成市中心区煤气一期工程,是全省首家使用管道煤气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全市程控交换机容量达4万门,移动电话容量1万门。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9亿元,比1978年增长3.2倍。其中,农业总产值17.67亿元,增长2.6倍;粮食总产量达到53.32万吨,增加15.15万吨。乡镇企业产值达38.13亿元,比1980年增长52倍,吸收15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全市地方财政收入3.05亿元,增长4.7倍,地方财政支出7.07亿元,增长10.9倍;全市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达15.36亿元,增长13.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311元上升到1,151元,贫困人口由128.2万下降到47.83万人。原来贫困落后、交通闭塞、单纯农业经济的山区,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工农结合,发展前景良好的西部浅内陆的重工业城市。

timg (3)

二、交通网络的改善

贵州所谓“地无三尺平”,加之所谓“苗蛮聚居”之区,山深地僻,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大部分都居住在山水阻隔的山区。六盘水在三线建设以前,交道闭塞很多地方还不通公路,更不用说铁路了,外岀基本上只能靠步行,人们的岀行受到极大的影响。但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要致富,先修路”,"路通人富”。交通运输必须优先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超前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伴随着运输业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今天,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贵州省,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只占3%。没有畅通的交通网络,再多的资源也难以得到开发发展交通运输业,那发展现代工业先驱的铁路运输业,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共投资17.4亿元建设川黔、贵昆、湘黔铁路干线。一九六五年十月一日,川黔铁路正式营运(全长463公里,贵州境内288.7公里),一九六六年七月七日,贵昆铁路正式营运(全长639公里,贵州境内303.2公里)。一九七五年元月一日湘黔铁路正式营运(全长902公里,贵州境内275.5公里)。至此,贵州境内有黔桂、川黔、贵昆、湘黔4条全长1176.5公里铁路干线,加上贵定至大土、湖潮至石板哨两条66.5公里铁路复线.全省铁路干线有1243公里,共有车站169个。此外.还有地方厂矿专用铁路线120条,长265.4公里。基本形成了以贵阳南站为中心,以4条“十字形干线为骨架的贯穿全省并联通全国的铁路网。就六盘水地区而言,1949年三县无一寸铁路,1966年通车的贵昆铁路贯穿其境。境内铁路干支线达到241公里,川黔、贵昆、湘黔铁路三条干线的开通与之前通车的黔桂铁路共同形成了贵州铁路交通网。贵昆铁路是途经六盘水的重点建设项目,为国家一级线路,由滇黔线贵阳到树舍段和内昆线树舍到昆明段连接后组成。东起贵阳市,西经安顺、六枝、六盘水、树舍转向南,在天生桥跨过可渡河进入云南,经宣威、沾益、曲靖至云南省会昆明市,建筑长度642.6公里,运营长度439公里,贵州省境内303公里,有38个车站,于1966年3月建成。是连接滇黔两省的重要铁路干线,在贵阳与湘黔、黔桂、川黔线相联,在昆明与成昆线及昆河(口)铁路相连。沿线资源丰富,有六盘水煤矿、纳雍、织金煤田等。沿线有从湖潮站出岔的湖林支线;从六盘水站出岔的水大支线;从格以头站出岔的羊场支线,从沾益站出岔的盘西支线;从塘子站出岔的东川支线计五条支线相连。还有从38个车站接出的铁路专用线71条,通向沿线工矿企业。此线的修筑推动了贵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沿线工矿城镇的发展。六盘水铁路建设是贵州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特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结构和经济条件,使贵州铁路运输成了交通运输的主体。贵州铁路密度髙于全国铁路平均密度。在铁路货运结构中.已由50年杰运输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转向运输煤炭、磷矿石等矿产品为主,矿产品发送量占总发送量的60%左右。贵州铁路的大发展,密切了贵州与西南各省区及全国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为贵州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除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三线建设时期还建成了贵昆铁路水大支线、盘西支线。铁路干线、支线以及专用线的修建对贵州的工矿、物资的集散、中转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水大支线的建设促进了大河边、汪家寨、大湾煤田。盘西支线的开通对于沿线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还专门建设有路产专用线和专用铁道。为了开发六盘水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在四角煤矿、化处煤矿、老鹰山煤矿等地都设有铁路专用线。三线建设时期贵州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六盘水及整个贵州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源的开发,推动了沿线各城镇的发展。六盘水三线建设体现了一个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重点,以重工业建设为主体。三线建设以来先后建成贵(阳)昆(明)线、水(城)大(湾)线、盘西线,南(宁)昆(明)线铁路。修建了两头河至土城、盘县至水城、水城至二塘等公路,矿区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市境铁路300余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000余公里,其中矿区公里312.2公里。贵昆电气化铁路横贯六枝、水城和钟山区,南昆电气化铁路在红果交汇,水大、盘西铁路支线沟通了水城、盘县矿区。六盘水、六枝和红果站为主要客货站。320国道,贵烟、刘平、两水省道,矿区公路及县乡公路构成的交通网络,与正在兴建的株(洲)六(盘水)铁路复线、内(江)昆(明)铁路、水(城)柏(果)铁路和百色至盘县、贵阳至昆明、水城至黄果树的高等级公路,使地处云、贵、川、桂、渝四省一市腹地的六盘水成为大西南的交通枢纽,从而享有“四省立交桥”和“旱地码头”等美誉。“百里煤海”、“十里钢城”、“中国凉都之都”的六盘水,以丰富的生铁、水泥、煤炭支援着西南、中南和华南的部分重化工业,成为“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能源中转站,成为东部地区的后盾和支撑。

交通地理的位置,现代工业的兴起,是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交通条件的改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和集中,在建成企业所在地和交通干线一批组团式、集群化的工业城镇,逐步形成和发展,六盘水的城市建设呈现城乡兼容,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特点。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直辖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水电路气基本配套,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市中心区建成面积已近80平方公里,道路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建成日处理能力为250吨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于2008年投入使用,建成市中心区煤气一、二期工程,是全省首家使用管道煤气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原来贫困落后、交通闭塞、单纯农业经济的山区,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工业、工农结合,发展前景良好的西部浅内陆的重工业城市,一跃成为贵州西部现代特色都市。

IMG_2398

IMG_2398

三、教育、科研事业的推进

在三线建设的助推下,六盘水境内三线建设时期兴办的企业以“企业办学”的模式,为六盘水的教育注入了活力,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还是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六盘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三线建设史,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没有“企业办学”就没有六盘水教育今日的辉煌。

六盘水市所属的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在1964年以前分属贵州省安顺地区、黔西南州、毕节地区。三县的教育相对全省比较落后,1963年,贵州省举行普及小学教育评比检查,盘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仅达36.3%,是全省入学率最低的县(六盘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1962年,六枝、盘县、水城三县仅有学校523所。1965年,三线建设全面展开,新建的厂矿企业为了解决企业职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广泛开办了各类学校,企业办学的起步,改变了六盘水办学的窘迫,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学校达1239所。三线企业在发展基础教育方面,对六盘水的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学前教育方面,六枝矿区指挥部于1965年成立机关托儿所,入托幼儿150人,保教职工20人,到1985年,六枝矿务局已有幼儿园16个,在园幼儿431人,保教人员137人;水城矿务局1970年开办了幼儿(托儿)园所6个,到1979年,全局幼儿园(所)达到17个。1984年,六盘水市幼儿园发展到74所,在园幼儿4497人,教职工705人,其中,厂矿企业和其他部门办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3439人,教职工640人。1991年,根据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六盘水市对全市幼儿园进行规范化登记注册,全市时有公办幼儿园和学前班11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51所,企业办68所。六盘水境内普通中小学教育在三线建设开始之前发展仍很缓慢,从1958年要求以“跃进”的步伐加快普及中小学教育,到1961年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国民经济计划的八字方针对学校进行精简压缩,三县的普通中小学教育经历了虚升后的跌落,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低。1964年三线建设兴起之后,各省支援三线建设人员进入六盘水,为稳定厂矿企业的职工队伍,满足职工子女入学的要求,保证适龄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三线各厂矿企业开始创办自己的子弟学校。六枝矿务局、盘江矿务局、水城矿务局、水城钢铁厂、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贵阳铁路分局等一大批三线企业掀起了兴办普通教育的高潮。据统计,截止2004年,全市三线企业共开办普通中小学校55所。三线企业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入,舍得在办学上花钱,以盘江矿务局为例,从1972年至2004年,全局共投入各子弟学校教育经费达10431.42万元;全局学校校舍面积发展到42000余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升学率达到100%,在校生巩固率达98%以上。据统计,1989年至1998年,全市企业办学经费支出28476万元,是同期市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42.1%。企业办学不仅解决了企业自己的子女入学问题,而且帮助地方解决了企业所在地周边城乡、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困难的问题;企业办学不仅有量上的突破,更有质的提升。三线企业在近40年的办学中,创造了不少佳绩:如六盘水铁路幼儿园是贵州省首批一类示范幼儿园;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是全省首批重点中学;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盘江矿务局高级中学、水城矿务局第一中学均为“全国煤炭系统标准化学校”。而如今的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就是原水矿一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0年3月组建的水城矿务局职工子弟学校,其于2009年9月正式更名为市第一实验中学,目前是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的唯一省级示范性高中。现在的六盘水市第五中学,原是水钢高中,是一所企业高中。以水钢人“自强、开放、创新、追求”的拼搏精神严谨治学,从严治校,成为全省企业学校的排头兵。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划归地方止,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盘江矿务局高级中学,水城矿务局第一中学,水钢高级中学等三线企业学校共为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生30000余人,其中重点大学10000余人。三线企业在六盘水市教育发展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财力和人才优势,竭力改善办学条件,用心服务企业,辐射地方,整个企业办学占据了六盘水市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均走在全市教育的前列。六盘水境内的三线企业不仅在普通教育上为六盘水的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突出的贡献,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更是成为了全市的领军团队。1965年以前,六盘水所属三县在“大跃进”时期创办过一批农、林、工、牧职业中学,1961后相继停办,1963年,三县创办了几所农业中学。1965年,六盘水被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为适应“三线”建设的需要,市境开办了半工半读的商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六枝矿区商校设在六枝云盘,盘县矿区商校设在盘县,水城矿区商校设在汪家寨。这是三所为三线企业服务而开办的职业学校。如果说商业学校的开办是三线企业所需形成的拉动效应,那么以技工学校这一形式展示的企业办职业技术教育,则渐而成为六盘水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

1965年,六盘水矿区大规模开发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蓬勃发展,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为此,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盘县刘官屯创办了煤田地勘公司技工学校。1970年后,六盘水的三线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培养技术工人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一批技工学校在企业兴起,如六盘水煤矿机械厂技工学校、水城发电厂技工学校、水城钢铁厂技工学校、六枝矿务局、盘县矿务局、水城矿务局技工学校等。1978年,全市技工学校7所,其中煤炭技校5所,冶金技校1所,电力技校1所。至1989年,技工学校共毕业学生10030人,占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65%。1998年,经过调整、整顿,全市技工学校5所,全为三线企业举办,共设置专业40多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从1976年到1999年,企业技工学校共培养学生30000余人。

在大力办好技工学校的同时,三线企业还积极为地方建设服务,开办了职业中学,如有色金属地质堪探二总队职业高级中学,六枝矿务局职业中学,水钢职业高级中学,水城发电厂职业高中班,六枝铁路中等职业班,铁二局一处子弟学校职业班等。企业职业高中共开设专业16个,培养学生达10000余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六盘水市的初等教育发展很快,为满足教育的需要,经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一些三线企业受教育行政部门或师范学校的委托开办了师范班,如省冶金厅委托水钢技校代省冶金学校开办了一个英语师范班;水城矿务局在水城矿务局技工学校开办英语师范班;盘江矿务局在盘江矿务局技校开设师范班;受六盘水市师范学校的委托,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水城矿务局技工学校,水城钢铁厂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等分别开办了师范班。三线企业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优势,为企业自身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为六盘水市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拥有大量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三线企业,不仅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发挥了先锋作用,在六盘水市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三线企业也功不可没。六盘水境内的高等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开办的六盘水地区“五·七师范大学”,其校舍便是借用三线会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41支队司令部的旧房。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经省委批准,省教科办下发了《关于下达1977年普通高等学校暨各地、州、市及部门办大专班招生计划的通知》,确定六盘水地区戴帽开办“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大专班”,当年,六枝矿务局中学承办了“物理”专科班;1978年,盘江矿务局高中承办了“数学”、“物理”专科班;水城矿务局中学承办了“化学”专科班;六枝矿务局中学承办了“英语”专科班;1979年,六枝矿务局中学承办了“中文”、“物理”专科班;水钢技校承办了“化学”专科班。据统计,1980年六盘水师范专科班集中办学时,一半以上的高教师资是从三线企业的各级各类学校选调的。

在成人教育方面,三线企业更成为了六盘水教育行业的主力军,从扫盲、职工岗位培训的非学历教育到职工中专、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企业都是走在前列的。1978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1979年起,六盘水市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三线企业针对新招工人中文盲、半文盲较多的状况,采用开办扫盲班、高小、初中文化补习班等形式,大规模地开展了扫除职工文盲的工作,通过连续不断的努力,三线企业提前地方实现了脱盲目标。在抓好自身矿区职工扫盲工作的同时,各企业还广泛为所在地附近的农村开展扫盲工作,为全市扫除文盲工作作出了贡献。职工教育在三线企业教育中成效最为卓著,为了提升职工的素质,从1982年起,各企业广泛开展了职工“双补”活动(初中文化补习、初级技术补课),至1985年底,三线企业共开办各种文化补习班1300期次,参加学习的职工达20000余人,经补习考核达到合格标准的15000多人。1986年以后,三线企业的职工教育由“双补”转向岗位培训,在岗位培训中,各企业注重实效,抓出了特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职工培训的标杆。如水城钢铁厂的班组长培训四条经验,经《贵州日报》刊载,在全省推广。水城水泥厂先后制订了《职工技术考核办法》、《岗位练兵、技术练武细则》等11个管理制度;水城矿务局实行了职教工作“上挂下联,持证上岗”的四卡制度。通过培训,企业职工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六盘水的三线企业来自于中国的四面八方,厚重的企业文化促使新办企业对教育的重视,许多企业从建厂开始,就关注人才的培养。1975年,水城钢铁厂“七·二一”大学成立,开设了政治、教学、电气、机械、土建五个专业,招收学员160人,相继成立“七·二一”大学的还有三线企业水城矿务局、六枝矿务局、盘江矿务局、六枝煤机厂、煤田地勘公司等。1977年“七·二一”大学停办之后,各企业对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仍未放弃。水钢将“七·二一”大学教职工合并到水钢技校,专业保留。1981年,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成立后,各企业积极响应,水钢、六枝矿务局、水城矿务局、六枝煤机厂先后开办了教学点。1988年贵州省教委批准建立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水城钢铁公司分校。从1979年至1998年,水钢电大分校共开办了50个专业,培养学员3384人。为了加强职工的学历提升教育,三线企业在强化电大教学点的同时,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自学考试和各类函授学习。198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水城钢铁公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设置三年制工业企业管理、钢铁冶炼、冶金电气化、冶金机械、轧钢和两年制文科企业管理6个专业,招收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工龄满两年以上的在职职工,至1998年,水钢职工中学共培养各类专业学生2101人,成为办学规模最大,办得最好的企业职工中专,1993年被评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先进学校”。

六盘水境内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三线建设各企业的鼎力助推。除了办学,三线建设给六盘水带来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是六盘水教育蓬勃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以教师队伍为例,1964年,六盘水所属三县有教师1560人,其中幼儿教师12人,小学教师1299人,初中教师134人,高中教师15人。三线建设兴起之后,各厂矿企业开办职工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从技术人员中抽调人员担任教师,1970年,六盘水地区各类教育专任教师达到3588人。随着三线企业的不断发展,六盘水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至1980年,全市各类教育教职工接近两万人三线企业凭着人才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与此同时,还服从大局,积极为地方学校输送教师,支持地方教育的发展,以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集中办学的前三年,专任教师有一半以上来自三线企业。据统计,1999年底,六盘水市各级各类学校公办专任教师达16035人,其中三线企业专任教师就有4000余人。在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结构方面,三线企业的学校明显高于地方学校,据2000年统计资料,三线企业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分别为:大学本科占教师总数的37%、专科占41%;职称结构分别为:高级职称教师占35%、中级职称占39%。六盘水的三线企业,有的是从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整体迁入的,有的是由国务院指定的省外大企业对口援建的,三线企业不仅带来了人力、财力资源,也带来了先进的思想理念。六盘水的三线企业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一直是超前于地方学校的,如在学校管理上,企业学校采用的是半军事化式的管理模式,制度健全、注重常规、系统而高效;在教学中,三线企业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广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水平;在加强教研教改的同时,三线企业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2004年,三线企业学校在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中获奖率为全市的50%以上;三线企业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2000多人(次),获奖1600多人(次),获奖率也在全市的50%以上。

从20世纪60年代的决策、规划、实施,到90年代的调整改造,三线建设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六盘水市在三线建设的风雨中诞生、崛起,六盘水市的教育事业也在三线企业办学的助推下不断壮大,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此外,在六盘水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内迁,给六盘水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设备,迅速拓宽了六盘水的科学技术领域,增强了全省科学技术方面的实力。这是开创贵州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科技人员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坚守岗位,坚持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作岀了积极的贡献。

IMG_2402(20200419-184517)

 

四、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与总体上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相联系,一直以来六盘水境内民众卫生状况很差,至1949年,境内仅有20余家私立的中医诊所,官办卫生院也只有3所,职工17人。直到三线建设在境内的大规模兴起,这种落后卫生状况才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1964年,党中央作出大规模开发建设六盘水决策后,全国各地基建工程单位开始迅速调迁六盘水,支援六盘水矿区建设,这些随迁单位大多迁来了职工医疗和卫生所,大量的医务人员陆续进入矿区;同时,为加强六盘水矿区的医疗技术力量,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卫生部、煤炭部也从各地抽调医疗人员奔赴六盘水。如1965年3月卫生部、煤炭部派出北京医疗队24人和华东公司调入的枣庄医疗队、淮南医疗队携带必要的医疗器械、药品到达水城矿区医院。另外,一些外迁的医院或卫生所和矿区原有的医院开始合并重组,以充实壮大矿区的医疗技术力量。譬如,1965年12月,江苏25所医院支援六盘水三线建设的218名医务人员与贵州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第二基建公司医院合并组建新的六枝矿区指挥部医院。1969年,矿区各生产厂矿陆续建成投产,开始着手筹建本单位医院或医疗所。1969年水城水泥厂职工医院扩建成功;1971年盘江矿务局总医院动工兴建,1972年诊楼建成,有医务人员124人,病床130张。随着三线建设在六盘水地区的不断推进,全国工矿企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大量迁入,六枝、盘江、水城三个矿务局医院和水城钢铁厂医院等四大医疗中心以及一批煤矿医院相继建立,六盘水落后的卫生状况从数量到质量开始发生历史性飞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等各方面均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医疗设备迅速增加并得到到及时更新,万能手术床、九孔无影灯、心电图机、A型超声诊断仪、恒温箱、高压消毒柜等先进设备开始在工矿医院普遍使用。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先进医疗设备的增加并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六盘水落后的卫生状况。《六盘水市志·卫生医药志》载:至1976年,全境卫生机构增至331所;职工增至469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至370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1.58张。而在三线建设刚开始的1965年,六盘水境内卫生机构294所;职工只有9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92人);每千人拥有技术人员为0.87人;每千人拥有床位为0.28张。从以上一系列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卫生从业人员还是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床位数,1976年均比1965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表明这一时期,六盘水地区的卫生事业确实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

timg (2)
以六盘水三甲医院之一的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原水城矿务局中心医院)为例,1965年由前身系由北京、安徽、山东等省、市医疗队组建。目前院本部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区,建院四十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愈显雄厚,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合格医院”、“爱婴医院”和贵州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2002年9月,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卫生体制改革后,总医院又收编了老鹰山分院、汪家寨分院、二塘分院和成立了中心片区管理科、场坝分院。业务范围覆盖水城、威宁、纳雍、赫章等周边地区。目前,全院展开床位1158张。职工1245人,其中中**职称261人。院本部设有24个业务科室,拥有MRI(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血液透析机、多人高压氧舱、美国GE全身CT、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彩色B超、电子胃镜、白内障乳化仪、牙科综合治疗仪、ZZ-2D肛肠综合治疗仪、经颅多普勒诊断仪等各种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近5000多万元。水矿医院的建立以及在几十年来的发展极大地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医疗事业提供了支持。

timg (1)

五、城市文化和精神建设的加强

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深度制约,贵州省长期处于信息闭塞、思想封闭、观念落后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山区传统农业社会阶段。但是,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贵州省“自在无为”的状态。三线建设不仅催生了六盘水这座工业城市,同时也推动六盘水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进步。百货大楼、饭店、旅社、学校、医院、书店、影剧院、文化馆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三线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大批优秀的人才进入了六盘水,他们分别是科技、管理、文学、技术等方面的人才。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六盘水留下了具有历史、文化、技术、教育等社会价值的精神财富。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如前所述,从1964年到1984年,经过20年大规模的集中建设,六盘水相继建成六枝矿务局、水城矿务局、盘江矿务局、水城钢铁厂、水城发电厂、水城水泥厂、六盘水煤矿机械制造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构建了以煤炭为主体,包括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制造工业在内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从而为六盘水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六盘水市建成了一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改善了工业部局和产业结构,使六盘水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国家部委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六盘水市相继建成六枝矿务局、水城矿务局、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矿机械厂等大中型企业。六盘水现有骨干企业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开工、竣工投产的。这些企业规模大,拥有设备较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和生产率较高的优势,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的主导力量,是六盘水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三线建设改变了全国的工业部局,对六盘水的产业基础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对贵州省乃至全国经济布局发生较大影响。由于三线建设的需要,诸多企业在当地农村中招收了大量工人,一些文化低下的青年农民进入现代化企业工作,接受到先进科学知识的熏陶,掌握了工业生产技术,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提高了知识水平和思想层次。而且,在各大中型三线企业附近都建有商店、银行、邮电、车队、市场、医院、文化、体育等城市公共设施。从而在当地逐渐形成一座座繁华的“新城镇”,直接将大中城市的主要功能浓缩于此,让数万山区农民“零距离”体验到城市化生活的魅力。此外,各三线厂矿的建设者和职工、家属的大量聚集,更繁荣了当地农贸市场,扩大了农副业产品销路,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改变了山区群众的思维观念。因此,众多三线企业对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三线企业的建成投产,为六盘水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提高了六盘水在全国和贵州省经济中的地位。

但城市化的发展又不仅仅是工业建设和经济的增长,也是教育医疗、公共卫生、城市精神文明的进步。三线建设除了重点组建生产设施之外,还建有一整套生活保障体系,如医院、托儿所、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等等。当年的六盘水市无论是医疗水平还是文化教育都远远超过其他地方,甚至带动地方医疗卫生及教育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六盘水城市文明程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六盘水这个“移民”城市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融,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陆续涌进贵州,支援贵州三线建设。他们中有铁路建设工人、科研单位科技专家、企业的技术工人、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家属,从而形成了贵州历史上又一次移民高潮。仅1964年到1965年,随迁职工和家属就达8.26万人,到1978年,迁黔建设人员已超过18万。不断涌现出社会功能齐全的超大型厂区和工人居住聚集区。由于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工作单位是中国城镇中最基本的社会管理与组织形式,于是出现功能齐全的单位制独立大院。全国各地建设人才及家庭的到来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在20世纪60年代,六盘水地广人稀,在三线建设中,外来移民大大影响了六盘水本地方言,甚至取代了原有方言成为新的本地方言。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三线建设者大多来自沈阳、哈尔滨、北京、上海、青岛、淄博、马鞍山、南昌等,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而来自其他地方如上海、湖南等的建设者,虽然方言比较重,但为了交流的方便,都讲带有方音的普通话,这样一来在六盘水地方讲普通话的人数较多,大大地普及了普通话。现在的六盘水,只有在老城、场坝等地,还能听到一点本地土音。再者,三线建设造就了一批本土的文艺创作者。作品有讲三线迁移的,讲创业的,讲生活的,其中不乏理性的反思;其表现形式有诗歌、小说、回忆录、电影剧本等,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随着三线建设的兴起和深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六盘水开始出现了作家作者群落和与之相应的文学作品。1975年六盘水地区文化局出版了《乌蒙新歌》诗歌集、小说散文集(内部),1976年六枝文化馆编辑出版了诗集《战旗飘飘》(内部),1978年六盘水地区文化局编辑出版了新民歌《金笛曲》、诗集《飞瀑》(内部)等,尤其是近几年何维江创作的电影剧本《三线儿女》极具代表性,这些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三线建设的展开,带动了民族地区工农、交通、文教卫生、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增强了该地区地区的经济实力,对巩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六盘水无疑是座年轻的城市,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开发较晚,不如许多城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三线建设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给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注入了灵魂,城市也因此有了温度。六盘水的三线建设,施工条件极为恶劣,工程建设异常艰巨,是建设史上罕见的。参加三线建设的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参加六盘水三线建设,当作政治上的光荣,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在气候恶劣、生活艰苦的施工环境下,三线建设大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排除万难,顽强拼搏,抢晴天、战雨天,为早日建设好祖国的大三线而忘我奋斗,表现出无比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六盘水的开发建设,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显示了六盘水人民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所凝聚起来的巨大力量。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发展和建设了一支高觉悟和高素质的工人阶级队伍,凝聚成“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这种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环境下孕育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实际结合,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升华和发扬,是工人阶级群体形象的集中体现。三线建设精神成为六盘水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载六盘水的光荣史册。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市积极开展“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等一系列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然,工业化奠基时代也已渐渐远去。随着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国家战略方针的转变,三线军工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现代化进程中遗留了诸如钻山太深、布局分散、无产品方向、生产无法维持,甚至原厂无法生存等问题,这给当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个经营机制的转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六盘水作为三线建设时期新建的城市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现实,在这里,有必要审视三线建设与六盘水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文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它是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向能源原材料基础产业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随着扶贫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政策的实施,六盘水又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迎来了继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开发建设。当前,六盘水面临着转型,转型的本身是再次创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六盘水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走到全省的前列,三线建设的历史实践说明,最终,还是要弘扬三线精神。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调研组通过对六盘水城市历史的调研考察认为,“六盘水作为一个三线城市,转型的要点是要发展旅游产业,支撑还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精神,六盘水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三线精神,直到今天,三线精神依然在这里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要把其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核心,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普遍追求物质享受、拜金。功利之风劲吹,浮躁气息蔓延,在这迷失混乱、信仰缺失的时代,重温“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创业历史,传承三线建设中“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创业壮举,用“三线精神”增强全市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timg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大都经历了从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再向现代城市发展的阶段。古代城市的一大特点是城与市的结合,其功能主要是作为政治首府、军事中心、商贸交易场所和宗教活动地。由于主要是农村供养城市,工商业所占的份额很小,经济力量薄弱,因而一般在城区都是步行或只有少量车辆行驶,街道狭窄,信息传播缓慢。近代城市则以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由消费为主变成了生产为主,各种现代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使用得到了推广,城市的经济力量增强,因而发生了城市统治农村的转换。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城市直到20世纪中期,仍处于由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缓慢转变的阶段。这种情况直到三线建设全面开展,才因国防工业为主导的一系列工业门类的建设,大量工厂的诞生促发急剧变化。三线建设对西部城镇发展的推进是显著而强力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既在一些没有城市基础而有着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的荒芜之地,创建出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又依托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一些地处战略要冲的旧城,平地起高楼式地开展工业建设,形成了或以线带面,或以面连线的新兴工业群落,有效地改变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能力的一次大调度,经济布局的一次大调整,在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内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规模空前的工业项目在内地诸工业区的建设及其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扩展,迅速促进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城市、城镇的兴起,而这些城市、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又依赖所在地区的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服务业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适度发展以为支撑,因而内地三线工业、城市和所在地区在客观上就形成了一定的相互伴生关系。因此,内地工业城市、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内地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因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工业技术、科技文化服务、市场需求或者吸纳本地劳动力进入非农领域就业,从而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随着这些生长点的拓展以及数个不同类型、功能各异、辐射范围不等的生长点之间的联系和交融,它们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就进一步发展成为类型不同、功能互补、规模不等的数个增长极。三线建设以一种突进的方式,使西部城市体系得以发育,城市规模得以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在三线建设中,为适应来自于沿海与内地相对发达地区各类人员的工作与生活需求,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等方面都不能再沿袭西部城市旧有的传统,必须引进许多带有近代元素的设施,并将近代城市的理念注入到了古老的西部城市生活,这在客观上是对城市近代化的一种推进。

u=613044699,3075022919&fm=26&gp=0
在跨越转型发展、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六盘水要深刻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道理,依托独具特色的三线文化,使之成为城市繁荣兴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创新源泉。围绕“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建设新思路,六盘水市力求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使城市向着“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城市路网四通八达,道路桥梁整洁美观,现代高楼拨地而起、高层建筑星罗棋布……从一条城市道路为1.2公里,中心城区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小城起步,历经城市规划三轮修编,到2009年,六盘水中心城区人口已近50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一座新兴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正以宜商宜居宜游的全新形态在乌蒙深处冉冉升起。近年来,六盘水按照“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培育成为后续支柱产业”的思路,打“中国凉都”气候牌、“夜郎故地”文化牌、“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牌,结合“亚高原运动城市”的定位,致力于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推动经济转型。

 

 

编辑:银昌毕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黔ICP备17003540号-1
联系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以朵大道
联系电话:0858-623939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