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华传统文化 > 扬阳明文化,塑知行合一人才

扬阳明文化,塑知行合一人才

2021年12月07日 09:55:03 访问量:29132

扬阳明文化,塑知行合一人才

一、多元课程建设指向“知行合一” 王阳明思想的精髓是通过知行合一,实现致良知。学校围绕“知行合一”,精心制定了《江北中学课程建设方案》,启动以王阳明心学思想为主题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一方面,德知融通,规划基础性课程,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知行通达,开发拓展性课程,实施走班教学。 如,学校共有19门拓展性课程,分为艺术、体育和学术及特殊兴趣三大类。艺术类包括合唱、美术、劳技制作、十字绣、吉他等课程;体育类包括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国际象棋和田径等课程;学术及特殊兴趣类包括信息技术、科学探究、电影 欣赏、诗词赏析、名著阅读、文学沙龙、数 学思维导图、面点等课程。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与特长自由选择报名,在周五下午走班上课。此外,学校开设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拓展性课程,引导学生在考察王阳明传奇人生的过程中学习致良知的思想,并将此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深受学生欢迎

通过“知行合一”课程建设,学校将阳明文化渗透进课程,向学生传递“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等行动原则,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真正达到“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二、多类学生活动践行“知行合一”学校设计了多类学生活动,让他们在其中感受阳明文化氛围,自觉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践行“知行合一”。

1.仪式文化活动

学校专门设计符合学校文化的特色德育典礼,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礼仪教育。初一建队行换巾礼,初二离队行冠礼,初三毕业行毕业之礼,每个仪式都含成人成才之意。学校根据“日常生活化”原则变通各种典礼形式,通过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强化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2.“最美”活动

学校每学年要举行一系列“最美活动,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美丽校园的建设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如上学年学校将活动主题定为“美时美刻”,从9月开始,校团委开展“最美教室”的评比活动,并且通过征集学生的书法、美术、摄影、剪纸等作品,让学生一起参与建设“最美校园”;10月评比“最美少年”;11月开展“最美教师”的评比活动。“最美”活动贯穿整个学年,可以说从时空和对象上联系起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3.校园志愿者进社区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所以,知与行不可分割。为此,学校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小队,每年分寒假、暑假和学期中三个时段走进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学校还结合周边的资源,建立志愿者小分队维护站台秩序,在劝他人“致善”的过程中,也加强自己的德行。

3、多元评价内容记录“知行合一”

在阳明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依据王阳明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原则,明确了从“志、学、过、善”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并动态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为此,学校组织各部门教师共同制订了《学生成长手册》,让学生在志向、道德、学习、实践上得到提升,从而养成坚强的意志,达到“知行合一”。

1.立志

“立志”在实施过程中分为三年目标和学期目标。三年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程度,以此为方向在每学期设立的小目标为学期目标。在学生刚入校时,即让学生开始形成一种“立志”的意识,使其对自己的三年发展有目标、有方向。在每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学生树立学期目标,对于自己在这学期想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有计划,以此来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规划,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每学期末,学生要对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2.勤学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而按照他的知行合一观点,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所以《学生成长手册》也分成实践和学习两个部分。学习部分包括了语、数、英、科、社、体、美、劳、音、信息等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评价。实践部分包括学生的劳动表现活动记录表、暑假实践活动表、社团活动实践学习情况记录表、课外阅读情况记录表等,分内容、分时间分类别对学生的实践作出总结归纳。

3.改过

《学生成长手册》中的“品德等第”是对学生的道德标准要求,要求学生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行为失当的地方。除了这一项外,《学生成长手册》中还附有五项常规检查情况记录表、学习行为规范记录表和学校处分记录表,从行为规范中的校服、校徽到学习中的作业上交、迟到早退等

细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记录。通过记录进行“省查”,通过评价进行“克治”,让学生明白只有勤于总结,乐于思过,敢于认错,善于博取容纳,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始终保持自我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4.责善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以语言劝说其行善,做一个中正纯良之人,激发学生内在的为善本能,让“良知”引导学生去做应该做的事。《学生成长手册》中设计了“每日一善”,让学生记录下自己为集体、家人和社会所做的好事,日日提醒自己要做善事,从日常小事中磨炼自己的心灵,进而真正达到“为善去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得其理、守其心、笃行之——教师垂范“知行合一”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践行者。教师以其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学校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为践行阳明思想,我校教师在工作中以德育为先,“修德”以“致良知”,因 材施教,教学相长,力求以身垂范“知行合一”。

第一,全员育人,得其理。在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是德育工作者,都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因此,学校注重“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讲究潜移默化,将“育人”贯穿于学科教学和学校各项活动中。

第二,提高自我修为,守其心。为了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从校本研修、继续教育和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出发,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抓好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学高”,才能劝学生“为学”,才能守住本心,率先垂范。

第三,“德”“知”不空谈,“笃行”为上。学校教师自觉主动承担学校文化建设,在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和课程文化的构建中时时渗透和践行阳明文化,引领学生通过“事上磨炼”和“实地用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达到“知行合一”。此外,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表层外

显,是环境育人的有效手段。学校合理调整绿化,由学生“承包”绿地,对教室、走廊进行宣传布置,让每棵树、每根草、每面墙都“会说话”。学校现有亭名为“致良知”,有阅览室名为“知行”,有许愿树名为“笃志”,另有校刊《暖树》,校徽为大树小树相依,寓“教学相长”之意……学校这些文化器物的建设均由师生共同提名并投票得出,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文化选择

 

 

 

编辑:银昌毕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黔ICP备17003540号-1
联系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以朵大道
联系电话:0858-623939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