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民间文化 > 六盘水民俗文化水城县米箩乡

六盘水民俗文化水城县米箩乡

2021年12月07日 10:24:24 访问量:30432

六盘水民俗文化

水城县米箩乡

米箩乡位于水城县东南部的巴浪河畔,距离县政府驻地53公里,位于米箩乡中东部地带,米箩乡新街上中段处。米箩乡位于水城东南部的巴浪河畔,距双水42公里。东与阿戛乡接壤,西与勺米乡相连,南与果布戛、野钟、杨梅等乡交界,北与盐井乡。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全乡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森覆盖率达23.5%。全乡辖5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8125户,30600人。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水族、仡佬族、回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布依族的饮食文化丰富。

--人口总数:28440人 农业人口:28000人 非农业人口:440人

--行政区面积:137.41亩 耕地面积:18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彝,水,回,蒙古,仡佬 发展口号:顽强拼搏、团结奋进、创新理念、扎实工作

--所辖村:米箩村,倮么村,草果村,俄戛村,铜厂村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烤烟、大豆、蔬菜、杨梅、猕猴桃、核桃、李、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杨梅、核桃、猕猴桃、李 办公所在地:米箩村簸箕组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资源:煤炭、大理石

2007年11月5日,水城县举行米箩乡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开工仪式。该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是六盘水市今年农业招商引资重点推荐的项目之一,基地的建成将引领和推动米箩乡农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腾飞。

该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计划于2013年3月实施5000亩种植,到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10000亩种植。项目的实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使土地流转户通过收取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增收致富。

据初步测算,米箩乡俄戛村每户农户平均拥有土地5至10亩,每户经流转分红两种模式年均可增收3至5万元。万亩猕猴桃基地种植完工后将带动该乡1800户农民脱贫致富,每年共可增收3000万元以上。

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米箩乡即将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向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变。预计五年后将该乡建成喀斯特原生态精品“水果之乡”。

米箩乡风景秀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20天,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素

近年来,水城县米箩乡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主战略,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植特色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着力把米箩打造成六盘水的果蔬之乡和乡村旅游之乡。

米箩乡位于水城东南部的巴浪河畔全乡总面积137。41平方公里,有耕地5。88万亩。全乡地势呈南高北低走势,最高海拔为2400米,最低海拔880米,森林覆盖率达23。5%。全乡辖5个行政村,98个村民组,8568户,31263人。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乡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80-320天,有效积温3500-5000℃,年降雨量1100mm-1350mm,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米箩乡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已引进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倮么、草果和俄戛等3个村发展猕猴桃16000亩,其中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倮么猕猴桃园已挂果,猕猴桃已成为米箩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张崭新的名片。

米箩之前已种植茶叶2000余亩,"米箩春"牌富硒茶已初具品牌,去年底今年初计划实施7000亩,争取在今年建成万亩茶园。

截止目前,全乡已种植科技杨梅6000余亩,艳红桃、李、梨、葡萄等特色果品4300余亩,这些以坡耕地和荒坡为主要种植点的特色精品水果已成为米箩现代农业园区最亮丽的点缀,科技杨梅已成为米箩农业园区最响亮的招牌。

近年来,在铜厂、俄戛等村,农户已分散种植核桃4000余亩,去年底今年初又在铜厂、草果和俄戛相对集中连片种植了7000亩,使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既达到恢复自然生态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全乡以铜厂村为主,已稳定种植烤烟5000亩,争取通过加强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将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逐步覆盖到草果及俄戛上半部。目前,烤烟是米箩乡产业化经营最成功的范例,也是目前乡财政收入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以米箩村和巴浪河沿岸为主,以蔬菜大棚为重点,以合作社、大户集中连片实施和农户相对连片实施为主,建成万亩蔬菜基地。目前,全乡季节性蔬菜种植稳定在5000亩左右,争取通过1-2年时间,把米箩建成六盘水近郊的菜篮子。

观光农业带动乡村旅游

米箩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里位置和自然环境,把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和旅游融为一体,突出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以猕猴桃为依托,以倮么村为核心区,重点打造集古树、古建筑、布依族民居、农业科技展览馆、荷花池、鱼池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园区。

发耳镇

众所周知,六盘水被称为中国凉都,整体气候条件是非常温和的,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非常适宜旅游居住。然而在六盘水还有一个地方——发耳镇,发耳镇位于崇山峻岭的包围之中,属于一个小型盆地,所以发耳的气候相对于水城县其他地方来说要更为温和,这也促就了发耳能生产更多的农业经济作物,而且各种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每个季节都有农作物可以出售,现在这段时间樱桃、桃、李子等已成熟或过时,再过几个星期发耳名震一方的杨梅将成熟。所有这些的出售范围主要是发耳周边乡镇和水柏铁路沿线的一些地方,便利的交通让发耳的农产品可以第一时间推向市场,消费者可以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所以果农也能卖个好价钱。

说起发耳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分为水果和蔬菜两大类,按照成熟的先后顺序有:樱桃,李子,桃,杨梅,梨,苹果,雪莲等。这其中属李、桃、杨梅、雪莲产量最多,规模最大,而价格最贵的是樱桃,杨梅。最近这两年又引进了葡萄的种植,几年后便有葡萄可卖;蔬菜方面就比较多了,辣椒,白菜,豇豆,黄瓜等的规模和产量最具,而像小葱,蒜苗等也有出售。

除了以上说的,还有两种作物不得不说,生姜和板栗,自古发耳的生姜生产量就相当可观,种植生姜曾经是农户的第一选择,不过由于引进了其他的经济作物,生姜的种植规模有所减少。板栗,也叫栗子,发耳种植的品种是由外地引进的,目前也有一定的规模。

当然啦,我不可能把所有发耳能产的都说出来,还有许多我不知道或未引起关注的农作物也是有可能的。今后我将会就某一农产品做详细说明,敬请期待!!!

水城农民画

农民画又称现代民间绘画,是各地艺术工作者在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活动中结合当地特点,通过多年努力,组织和开发出来之一个具有广泛性和独特性现代画种,是在传统民间艺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之新型造型艺术。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全省民间绘画就开始出现和发展。80年代初期,现代民间绘画观念逐渐确立。

   水城农民画以其自由、夸张、色彩艳丽的艺术形式和古朴、幽香的民族气息以及大胆、泼辣的艺术手法,集民间蜡染、刺绣、贴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为一体,成了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从1983年形成至2008年,先后有300余件作品参加全国范围和全省范围之各类展览;30余件作品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及全国性大赛组委会收藏;90余件作品先后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光明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美术》、《新民晚报》、《贵州日报》、《上海实用美术》、《贵州农民报》、《贵州群众文化》、《贵州美术》、《浙江日报》等各级书报刊发表;100余件作品获全国和全省范围各类展览及大赛一、二、三等奖,并有多幅作品销往国外;《人民画报》(海外版)518期以图文相配形式专版,介绍了水城农民画;1999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对照之《中国水城农民画》画集。1988年2月,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局命名水城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89年《中国美术年鉴》收录水城画乡专章辞条,辅导人员汪龙舞、胡春文、熊庭远,作者董成、徐承贵、罗秀珍等入选介绍。1990年10月,文化部群众文化司授予辅导教师汪龙舞“全国画乡优秀辅导员”称号。2004年9月,董成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建设成果展暨第二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作品提名展》中,被评为“2004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2007年,杨智麟《踏歌起舞》在第三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今日中国新农村”中国百县农民画大展中获金奖。2008年水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990年,水城县选送5件农民画作品赴长春参加“全国画乡作品邀请展”,徐承贵《秋收》获一等奖,董成《彝傩嘬泰吉》、杨心灵《赶花场上》获二等奖;9月,水城县选送16件农民画作品参加“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农民画展”,12件作品获奖。1992年7月,水城组织20件作品参加贵州省五画乡现代民间绘画展览。1999年,编辑出版《中国水城农民画》。2003年,水城县文化馆举办第14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学员20余人。2004年,水城选送16件农民画作品参加第二届秀州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董成被评为“2004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徐承波被提名为“2004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画家”;6月,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贵州美术、书法、摄影选拔展中董成《跳铃铛》获三等奖。2005年11月,水城30件农民画作品入选“贵州现代民间绘画展览暨画乡优秀作品展”,董成《捉虎》、杨明开《栽秧歌》获金奖,徐承波《鸭多又一年》等3件作品获银奖,杨兴兰等9人作品获铜奖;12月,文化馆举办地15届农民画培训班,学员30余人;2007年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贵州美术、书法、摄影选拔展中杨智麟《看,天边飘过的红云》、董成《你吹我舞热腾腾》获三等奖,并在北京进入复赛;8月,举办了2007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水城农民画画展,展出作品100件;10月,水城选送8件农民画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今日中国新农村”中国百县农民画大展,杨智麟作品《踏歌起舞》获金奖,也是贵州唯一的一块金奖,徐承贵、罗登秀作品获优秀奖。

2010年5月,水城农民画获第十五届“群星奖”

六枝民族风情

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东部的六枝特区,全区人口65.9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0万人,全区人口的31%,在179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居住有彝、苗、布依、仡佬、回等5个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这里是黔西南、安顺、毕节三个地州市交汇之地,也是氐羌、苗拜百越、百濮、华夏五大族系汇集地。六枝民族文化以夜郎故土百濮、氐羌、百越、苗瑶、汉五大族系汇集而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千万年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正是六枝最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六枝民族风情绮丽多姿,底蕴十深厚。有以卷帙浩繁的彝文文献、拦龙桥彝文碑刻、小补王彝族铃铛舞及毕摩文化为表的彝族风情;有以水涡纹和喜鹊服为代表的布依服饰布依族文化;有世界独一无的以长角头饰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有以杀牛祭天,杀白马祭地和生生不息全世界保存整的居都仡佬语为代表的仡佬文化;有以中寨彝族火把节、落别布依族六月六,仡佬吃新节、苗族跳花节、回族古尔邦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有以彝族苦酒、苦丁茶,苗族黄豆鸡,布依族姑娘菜、狗香肠、糯米香肠、刺黎米酒,回族油香为代表的饮食风俗;有以苗族结绳记事、仡佬族刻木记事的原生态异质风情,有以崇拜祖先、泛灵原始宗为代表的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有以苗族晒月亮,布依族赶婊、榔梭为代表的婚恋文化;……几乎涵盖了六枝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其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共同创造了六枝的历史文化,形成多元并存的六枝特区民族文化风情。新场乡懒龙桥等古彝文岩崖刻和散存在民间的卷帖浩繁的彝丈文献古籍以及布依、仡佬回等民族民问文学和口碑古籍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梭戛苗山、月亮河光、落别布依族水乡等民族村寨自然和谐,生态良好,这些民族文化积淀构成了不同态层次分明的六枝民族文化,走进六枝,有如置身“民族风情大观园”,为六枝特区民族风情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北部的箐口、中寨、折溪、牛场的高山平地间,彝族先民身背弓箭,披荆斩橐到这里开疆拓土,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有唐宋年间彝文碑,叙述彝族先民开发六枝的实,更有现存张昌富、毛风文(己逝)、陈新华、陈明昌等毕摩世代相传的彝文古籍余部,内容涵彝族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医药等,博大精涛传统族丧葬和婚嫁、鸡蛋择地等奇风异俗古老神秘。

在大山之巅,苗族先民跨过黄河,涉过长江,辗转迁徙到新场、牛梭戛、新场、新华、新窑、中寨的深山密林中繁衍生息,形成了青苗(或四印苗)歪梳、箐苗(K角头饰)等众多支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青苗棍舞、武术充满了阳刚之气。

走进南部落别、木岗、大用、中寨、陇脚、箐口、毛口布依族水乡,假壳布(水窝纹)、喜鹊布依少女身穿艳丽的盛装、迎接到月亮河布依族文化园、坝湾布依族歌舞之乡的远方客人。

走进箐口的居都,这个世界唯一还用仡佬族母语进行日常交流的,守望仡佬族传统化的最后家园。 全村1500余人,以仡佬语为交流工具,传统节日有吃新节,冬月小年节、祭树节,杀牛祭天,杀白马祭地,更有其原生态文化的木刻最神秘,丧葬、鸡蛋择地等古风尚存。

在六枝这快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民族风情异彩纷呈而独具特色。在远离喧嚣的城市,走进疲惫心灵栖息的乡村。将给你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一种释放烦躁,净化心灵的享受。

盘县彝族火把节

(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徐玉挺)7月2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下午3时由中共六盘水市委员会、六盘水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盘县委员会、盘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六盘水2014年消夏文化艺术节之­彝族火把节在盘县淤泥乡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主要有原生态歌舞、非遗项目(手工艺)、旅游商品展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篝火晚会等内容。盘县人民政府诚邀省、市、临县及境内少数民族乡镇和其他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庆祝彝族火把节。活动开幕式上,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段芳致欢迎词,县人大主任谢承厚宣布开幕。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新旺同志出席此次活动。

  火把节是当地彝族同胞过年时庆祝活动之一,被称之为彝年,类似汉族地区过传统春节。彝族是我县境内定居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都要为他们的盛大的节日举行欢庆活动,可谓是盘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参与人数多、场面最为壮观的大型民族节庆活动。火把节期间,彝族同胞打牛、杀猪用来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敬畏之情。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走亲访友、结伴旅游出行的优先选择地。盘县彝族火把节活动以彝族传统文化为资源依托,集表演、观览、体验、传统体育竞技等活动为一体的民族传统节日,更是一场盛大的彝族文化盛宴。表演节目的编排以彝族文化为元素,结合舞台艺术将彝族文化展现给人们,让人们在表演中体验彝族文化;各种斗牛、斗鸡、斗羊等传统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体现出彝族人民生活的乐趣;麻郎垤村民族民俗博物馆以实物陈列形式,给人们提供更为直接的彝族文化感观,让人们从物质形态上对彝族文化生活有所了解和认识;盘县非遗产中心将盘县国家级、省级等其他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供游客观览,以活态展演方式让人们直观的感受盘县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县彝族火把节,作为彝族传统节日,整合和吸引了不同族别、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是一个极具感召力的民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的举行,既强化了彝族同胞的文化认同,又加深了彝族人民与其他民族同胞的经济、文化交流。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了盘县的彝族文化,更体现了盘县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

盘县的民族风情之布依族

(二)布依族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地区。据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考证,布依族是属于古越人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布依族人应该是黔贵之地的原住民之一。盘县布依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生息息,世世代代沿袭,已经成为一支民风最纯正的少数民族之一。

布依族人在历史上的称谓,有“蛮越”、“夷濮”、“俚僚”、“仲家”、“水户”、“土边”等,例如,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元、明、清称“八番”、“仲苗”、“青仲”、“仲家”、“水户”、“仲蛮”。1953年11月4日新华社报道:“一九五三年冬召开的布依族人士协商统一民族名称的代表会议……认为解除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家’、‘土边’、‘本地’等等不是布依族的自称。会议通过,今后应根据布依族人民共同的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

1、布依族的宗教与文化

布依族信奉多种神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灶有灶神,社有社神。每个村寨都建有土地庙。一些古老或奇特的大树,或巨石悬崖以及山洞,都被认为有神灵。甚至耕种的水田也有神。有的还供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自明及清以后,佛教、道教、天主教传入布依族地区。布依族的祭祀和占卜都由本民族“濮摩”即巫师主持。占卜分为鸡骨卦、竹卦、蛋卦、米卦等等。鬼神有善恶之分,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恶鬼则相反,可捉弄人生病,降下灾祸。信仰的神,每一种都是一大集团,每个集团有若干成员。神灵之间有等级之分,各有名字和职司,职司最高者为“报翁”,即皇帝。还有统领军队的将领、执法的法官等等。布依族除既有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以外,道教、佛教的许多神祗和菩萨亦受到敬奉。

布依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其题材广泛、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于想象力,而且有独特的格律和韵律。民间广泛流传有神话、故事、童话、寓言、谚语、诗歌等口头文学,传述古老的民族历史,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红水河南岸的壮族北部方言略同,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布依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三个土语区,过去没有文字,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因此布依族的文学大多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

说起布依族的文化,据我们考究,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布依族的民歌。布依族的民歌种类很多,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戏曲以地戏和花灯著称,情节生动、优美。常见的舞蹈有转场舞、龙灯舞等,动作协调,矫健轻捷。乐器有唢呐、月琴、姊妹箫、锣、铜鼓等。铜鼓是历来受珍视的传统乐器,遇隆重节庆方能敲击,在丧葬和祭祀中须由鬼师敲击。

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在于它的独特新颖,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布依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不婚,但流行“姑舅表婚”。建国前,布依族地区还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赶场或外出劳动的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女的看中男的,就把自己事先精心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如男的同意,即相约到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吐爱情。但在封建制度下,情人们很难结成终身伴侣,建国前缔结婚姻须门当户对,重彩礼。父母包办的早婚称“背带亲”。

2、布依族歌舞

盘县布依族沿袭了许多布依族古老的传统,依然保存着纯正的民风。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他们的习俗也有了一些变化。不可否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但当我们考察布依族的歌舞的时候,还是发现它依旧保持着应有的本色。

(1) 盘歌:布依族传统民歌。借用唱歌的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的歌。青年之间初次交往时可利用盘歌的形式了解对方的情况,如姓名,住在什么村寨等情况。老人唱盘歌,多在欢庆的场合,用盘歌互相问答,表现歌手们随机应变的才能。盘歌内容所涉及范围广泛,如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变化,山川草木的起源,动植物的种类及其特性与作用,庄稼生长过程及种植的季节等等都可做盘歌的内容。此外,唱歌猜谜语也是盘歌的一种形式。

(2) 酒歌:在酒席上敬酒时彼此对此对唱的歌,有的地区称为酒礼歌。在喜庆的时候,主人为了欢迎客人,边唱边饮,或举杯向客人劝酒。歌的内容多是互相祝颂,间或也唱到酿酒的起源,制酒的过程及饮酒的礼俗等等。

(3) 小歌:流行于侗族、布依族地区的民歌。侗语又称为“嘎拉”。布依族小歌是二声部民歌,一般是四句一首。大多是独唱,或青年男女在室内演唱,曲调自由、灵活、柔和、婉转,多用于情歌。

(4) 姊妹箫:是直吹单簧类乐器。由于吹奏时,一种是两人各吹奏一支同音高的箫,一种是一人吹奏两支并嵌在一起的同音高的箫,因而得此名。形状类似一般的萧,用竹制成,长20厘米左右,有八孔,前方七后方一。吹口顶端封口,有一竹制的簧片。布依族姊妹萧称“力勒歪练”,可用于独奏或伴奏,常演奏的曲调有:上方调、下方调、右调、老调、花花调、芦笙调等。

(5)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用作礼器和乐器。在布依族地区,每个大寨或大姓都有一面或数面铜鼓。据史书记载,布依族先民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铸造铜鼓了。近代以来,布依族保存的铜鼓,基本上属于“麻江型”铜鼓。“麻江型”铜鼓是用铜制造,面径一般不超过五十公分,重量为十至十五公斤不等。鼓身分胸、足两段,鼓面有太阳纹芒,晕分宽、狭,主晕饰“游旗纹”,其余最常见的纹饰有“山”形纹、芒间心形纹、足部复线角形纹等等。在布依族人的心目中,铜鼓象征着财富、权力和团结。铜鼓平时保存在有威望的人家,用时才抬出来。盘县地区的布依族,多把铜鼓当作神看待,两耳系红绸,表示镇压邪恶,也不让铜鼓“见天”。如果需要从甲家抬往乙家时,必须用红布包好。因此铜鼓,只能在室内敲击,而且都用于庄重的场合,如过年、办丧事和祭祀等。铜鼓一般都是“老摩”或由他指定的专人敲击,旁人不能触动。敲击铜鼓是有铜调的,一般是十二调。例如“祭乐”就有一套传统曲牌,分12段,即祭神调、助战调、灭火调、送葬调、迎客调、丰收调、狂欢调等。演奏这些古老的调子,经常由铜鼓担任主奏,辅以皮鼓、铓锣、手镲等,曲调雄浑厚重、亲切感人。

(6) 花包舞:又称糠包舞。多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期间,在宽敞的坝子上进行。舞蹈时,参加人数不限,男女面对面约15米的距离站成两排。舞者手上各拿一个花包,载歌载舞,互相抛掷。花包用蜡染或织锦花布制成,内装谷糠或棉籽,大小约10至15厘米左右,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菱形等,边上系有丝穗和彩带。舞蹈动作有蹉步向前、转身、起步、退步等,舞姿柔和,优美自然。男女之间常以互掷花包表达爱慕之情,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舞蹈。

(7) 龙灯舞:俗称“耍龙”,是布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布依族民间有许多有关龙的传说。人们格外喜欢龙,崇拜龙,春节期间,各地都有耍龙的习俗。龙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的是用竹篾编扎成龙架,糊上白纸,画上或帖上彩色鳞片。有的是用长幅布匹制作而成。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制作的工艺技巧,以龙头最为讲究。布依族舞龙,用锣、鼓、铙、钹、唢呐等乐器伴奏,一般由寨老舞龙头,先向上跃举一步,然后才按乐曲节奏追逐先导的绣球左右翻滚,龙身,龙尾随着摆动。舞完一圈,龙头又向上跃举一步,龙身又再次翻滚舞动,有的观众则鸣放鞭炮或用烟花喷射龙身取乐。布依族舞龙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年正月初八、九出龙,各村寨都作好准备,迎接龙队进村表演,龙队先向各家各户拜年、祝福,然后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六日才收龙、烧龙,形式非常地隆重。

(8) 转场舞:来源于祭祀。相传老人去世后,要请道士举行“转场”仪式,后来就演变成为“转场舞”。表演时演员穿上红黄颜色道袍,头戴花冠,分别敲击大钹和铜鼓,人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气氛十分热烈。

3、三月三赶丹山

如今的盘县,三月三赶丹山已经不再是布依族的独有的民族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交融,各族之间相互学习,互补长短,各族之间的习俗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过,较之其他地区的布依族,它却是盘县布依族最大的特色。

最初的三月三是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社神是一村或邻近几个小村共建社祠供奉,有的还有基金,用基金或临时集资购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禁止外人入村。这天或次日,是盘县的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日,全寨都要休息,有的地区休息三天。

要说“三月三”的来历,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晚上,家家户户在字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这天,盘县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尽可能赶往丹霞山。这与丹霞山有一座护国寺有重大的关联。丹霞山作为贵州省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动中心,至今香火依然旺盛。布依族祭奠社神和山神的习俗正好与这里的一切吻合,于是这里成为了布依族三月三最适合去的地方。“赶丹山”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祭奠神灵,但丹霞山作为盘县最具特色的风景区之一,总有吸引人的魅力,特别是对那些布依族青年男女。在祭奠完神灵后,总要在山上逗留一些时间,或是游山玩水、或是谈情说爱。发展到后来,随着人们的思想的变异,民族之间交流更加广泛,思想也变得更加开放,便有了“三月三玩丹山”的说法。

盘县苗锦

贵州特产—苗锦,是苗族人民传统生活用品、工艺美术品。苗锦同银饰、刺绣、蜡染一起,被称为苗族四大服饰工艺。原料采用彩色经纬丝,基本组织为人字斜纹、菱形斜纹或复合斜纹,多用小型几何纹样。苗族服装用以镶嵌衣领、衣袖或作其他装饰。苗锦以纬丝起花,采用多把小梭子织造。开口用多片综(或提经竿),可以兼用挖梭织法。制作比较费时,但纹样色彩优美,富有民族风格,深受民间喜爱。

历史文化:清代著名学者梁玉绳在《黔苗竹枝词》中吟道:“普历黔南路八千,几端苗锦胜吴缣”。说的是黔南的苗锦远胜苏杭的绢帛。可见苗锦作为我国纺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相应的社会地位。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阿莎”的苗族姑娘,第一个把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绣上苗家的布上。她绣的锦中物,形象逼真,引得小伙子们羡慕不已,姑娘们纷纷向她求教。从此,苗锦工艺便在苗家妇女中流传下来。

制作方法:织锦在苗族中很盛行。其方法,是把牵好的经纱轴搁在织机上,再用一块光滑的竹片按照花纹需要,向经纱的一根或数根挑通,而后引进一根纬线。黔东的织锦有宽窄两种,窄的只有四、五分到二寸左右,作带子用。台江县清水江边用作裙围的织锦,宽约尺许,都是彩色丝线织成,花纹五彩缤纷,鲜艳夺目。黄平、施秉西部和凯里市北部的挑织,全用白棉线织成,宽约一尺,染作-色,作妇女衣背用。麻江、丹寨、凯里一带的织锦,全用细丝(不统成线)织成,白纱为经,青纱为纬,图案多呈几何形,黑白分明,精密细致,鲜净素雅。全幅宽约八寸,每天最多只能织寸许。主要是作背带芯用。

布依族盘歌

布依族盘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用原生态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布依族盘歌流传于贵州省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尤其以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境内的布依族盘歌最具代表性。

  布依族盘歌伴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萌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跨越于布依族形成以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布依族盘歌自古就流传于北盘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传承历史久远。由于布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声来承载文明,用歌声来传承文化,而盘歌便是布依族记载历史、表达情感、教育子女、评判社会、再现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

  布依族盘歌的唱词里记载: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盘江流域,春秋战国时期,骆越人属牂牁国的臣民,至今仍保存古骆越人的许多生活习俗和文化特征。

  布依族的族称,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宋元代被称为“蛮”、“番”,明清至民国末年被称为“仲家”等。1953年,国家经过民族识别,并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以“布依”作为族称。

  布依族盘歌主要有古歌、酒歌、情歌、祭祀歌、礼教歌等。内容涉及劳作、时政、仪式、爱情、生活环境、历史传说等诸多方面,分别在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生产劳动、休闲娱乐、谈情说爱等场合以各种曲调演唱。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道德、宗教等众多领域,对布依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倾向都有生动描述,是布依族人民记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2008年6月7日,贵州省盘县申报的“布依族盘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县的民族风情之苗族

苗族 苗族在盘县地区并不是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较之前面的两个少数民族,它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这与它在盘县地区的聚居规模有很大的关系。据我们了解,在很多地区的苗族已经汉化,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杂居在汉族人群中,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外出打工之类复杂的因素。但是让我们欣喜的是,依然有保持着淳朴民风的村落。

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就是典型的一例。该村距县城45公里,在村东侧山腰有一洞,洞口北向,拱为半圆,拱跨14米,高3米,洞深60余米,洞内钟乳石发育完全,无奇不有。因有不少青年男女在这里通过唱情歌,吹芦笙、直箫的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邻村邻县数千苗胞聚集于此,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

马场乡苗族的大筒箫表演还有着很独特的特点,这是其他民族多无法匹及的。他们的大洞箫都是用墨竹制作而成的倍低音竹管传统吹奏乐器,其口、手、脚并用的演奏方式独特罕见,被喻为民族乐器的活化石。大洞箫不仅能独奏,还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另一个更具民族特色的例子是保基乡的“歪梳苗”。因该地区成年妇女习惯在头发上插一把梳子而得名。在当地由于生活习惯原始,贫穷落后,妇女服饰特别,当地又叫土著苗族。保基乡的土著苗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厨子寨村大磨得、野鸡地、刀砍山、冒沙井等地。外界因不了解他们的习俗,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古怪,固习惯上称他们为“苗子”。

“歪梳苗”最富特色的地方是他们的芦笙舞(苗语称“究给”)。芦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节日、喜庆的主要舞蹈之一,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歪梳苗”有着一个朴素和美妙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还不知道怎样去安葬死人。人死后就把尸体放在山上。那时候,野兽很多,经常跑来吃尸体,人们看见野兽来吃尸体,就去赶野兽,但怎么赶也赶不走。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还是无法赶走野兽,后来,人们发现竹筒可以吹响,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砍下竹子,挖出音孔,做成立箫来吹,野兽听到立箫的声音,就吓得逃走了。虽然赶走了野兽,但是,放在山上的尸体时间一长,就会发臭生蛆。于是,人们又吹着立箫踩蛆,踩呀踩呀,慢慢地形成了芦笙舞最早的舞蹈。

“歪梳苗”表演芦笙舞时,通常是一群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牛皮鼓,身着盛装、用芦笙表演,边吹边舞。舞蹈动作难度极高,但彼此配合默契。“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过门坎”、“猴子上树”、“叠罗汉”、“牛打架”、“斗鸡”等芦笙舞动作表现或庄重肃穆;或节奏紧凑,动作激烈;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嘎苗族跳花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是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节。

梭嘎苗寨是亚洲第一座露天生态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习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建筑等,内容丰富多彩,风情古朴浓郁,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标本。

长角苗苗胞的跳花节是巳沿袭数年,开展的芦笙歌舞表演、赛歌会、斗牛等活动极富民族特色。跳花节是未婚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好日子,同时也展示了长角苗苗胞蒸蒸日上的文化生活、体现了该民族的热情好客。

苗族采花节

苗族采花节是马场乡苗族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祷祭祀、欢庆节日、谈情说爱于一体的古老民间习俗。采花节时周围苗族青年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男女青年唱起情歌、吹起芦笙、跳起苗家的舞蹈,整个苗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里。

节前,由村里寨老(苗语:又子凹)带领村里青年上山寻花树。花树一般是要枝叶繁茂、长势良好且是独棵生长的绿木姜子树或杉树(四季常青):象征着长年顺利,万事如意、夫妻恩爱、感情长久、子孙昌盛、花茂果密;然后,由女孩子在树上扎上36朵纸花,由寨老主持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严肃而庄重,祭祀结束后将花树立于采花洞前,数十对芦笙手开始绕花树跳芦笙舞(苗语叫“里印搓”)。

之后青年男女还要聚在一起比服饰:比谁家姑娘花衣绣得好,工艺精湛;比饮食:比谁家饭香、肉肥,颂之为勤劳人家;比芦笙舞:看谁吹的曲调优雅,节奏明快,谁的舞步协调,动作优美;比唱歌:听谁的歌声悠扬动听,更能打动人心等活动。在花树周围、在采花洞前洞内的青年男女竹筒传情(打土电话),吹芦笙、弹口弦,吹木叶、唱情歌互诉衷肠,嬉笑打闹讨信物、抢花背,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爱慕之情。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采花节就是苗族人民记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以其鲜活的形式,记录、传承和发展着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采花节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它所倡导的尊老受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勤劳善良、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已成为“花苗”支系的文化标识,同时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采花节所展现的苗族舞蹈、歌曲、器乐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特别是民间乐器大筒箫引起了全国民乐专家的兴趣。

2007年《苗族采花节》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银昌毕
上一篇:2021年春季水城农民画社 社团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黔ICP备17003540号-1
联系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以朵大道
联系电话:0858-623939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